财审资讯
与“中国之治”同频共振的国家审计

中国之治的制度安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它们的形成,凝聚了全党智慧,经受了历史和时代的检验,是保证中国之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制度支撑。它们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也是中华民族对全球治理理论和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同样是中国之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无论是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还是强大的现实作用;无论是其继往开来、汲取并光大中国古代审计精神,还是其开拓创新,借鉴西方审计经验而在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都鲜明的表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建构之一。2018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清晰定位,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性质、使命、发展方向。而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则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定位和政治责任,提出了国家审计服务于中国之治的历史使命与工作方向。


服务中国之治的核心理念

新中国国家审计制度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阮啸仙领导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到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级的军事审计机构,加强党的领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服务于革命和战争的需要,一直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作为一种革命传统,在新中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创建中得到发扬光大。

国家审计机关的历届领导集体一直强调服务中国之治的核心理念。37年的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就是一部服务中国之治的壮阔发展图景。1998年审计署党组提出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成为延续至今的一个工作纲领。而深具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及查处大案要案线索、在协调推进四个促进中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战、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审计,同样是明显例证。


引领全球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潮

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变革、发展与完善,肇始于20世纪初,规模化于二战之后。而具备职业化意识、创建行业化标准,形成服务于国家治理需求的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主要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当代国家审计创新发展的主潮中,中国审计机关自觉地服务于中国之治的理论思维与工作实践,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从全球视野上考察,当代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形成了三个趋势:

一是理论上的共识。比如《利马宣言》(1977)提出审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控制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审计在公共部门治理中的作用》(2006)的报告,指出国家审计是公共部门治理的基石;世界审计组织《北京宣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2013)指出,作为国家治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客观公正地进行监督、鉴证、评价和建议,以供国家决策者制定政策和开展规划所用。

二是制度上的保障。比如全球192个国家审计机关,绝大多数都取得宪法地位,制定审计法等系列法规和准则来规定其职责权限和工作内容,从而固化其在国家治理框架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是实践上的创新。在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全球潮流之中,有四个方面成就特别引人注目。第一,对国家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比如俄罗斯审计院。第二,对政府效能的绩效审计,比如英国审计署。第三,对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比如美国审计署。第四,以本国参与联合国共同计划的项目为审计平台,发挥国家审计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比如针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各国联动审计的实施。

中国国家审计的引领作用,除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卓越的工作成就、成功的路径探索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它在理论上把国家审计促进国家良治、进而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通过肇始于2013年的《北京宣言》,彰显于201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加强最高审计机关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问责、效益和透明度,成为世界范围国家审计机关的共识与行动。


坚持与中国之治同频共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中国之治规划了蓝图,制定了目标,设计了路径,提出了要求。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各级审计机关,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通过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总目标,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为全球国家审计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

一是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路径,规划和设计国家审计的发展战略。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过程中,特别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项制度任务中的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等三项任务,作为审计机关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

二是紧紧扣住经济监督这个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审计机关的政治意识,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从揭示问题、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角度入手, 紧跟着资金的走向一查到底,实现审计全覆盖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现代化水平。包括国家审计制度现代化、审计理念现代化、审计能力现代化、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继续推进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统筹中央和地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地方审计和军队审计的力量,不断加强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培养一大批具备综合素质的能查、能说、能写的审计人才。

四是加强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经验与成就,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审计故事。继续借鉴和汲取欧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成功做法,在审计业务层面进行中外实质性深度对话。特别是通过联合国审计和国际审计组织的交流平台,让国家审计领域的中国学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发扬光大。

转载仅用于学习与交流

扫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