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审资讯
审计思维

审计人从事审计工作,是否需要有自己特定的思维呢?我认为需要。虽然审计分为社会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既然都叫审计,一定有其共性,涵盖三者的统一性。因此,探究三者共同的审计思维,尤为重要。


第一、审计要有管理思维

审计有别于其他工作,尤其是单纯技术工作,审计要有管理思维。比如建筑工人,会绑钢筋,会砌砖,会木工就行。把手头的活干好,就是本职。审计不行,简单地检查、核验不难,但是要有结论即评价。是否符合要求?评价效果。这个评价不是随意的,它有影响,对被审计人,对审计委托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这是对审计人的最大考验。
说到评价,就要回到审计的概念上,审计是授权委托行为,为委托人服务的,达成委托人目的的。一般而言,委托人的目的是核验真实性,合规性,效果等。是揭开自己怀疑的,不透明的,隐蔽的,存在隐患风险的,危及组织健康运行和目标实现的矛盾和问题。审计人要领会授权人的委托意图,按照需求工作,不具备授权人的管理思维是不行的。即使一个小兵,也是履行着审计的职责,最终还是要把信息和数据汇总分析,做出一个客观的、真实的判断输出。
管理是什么?用一个专业的概念。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第二、审计要有专业思维

简单的核验,是审计最原始的状态。现代审计从一开始就是专业的,深入的。以诞生于英国的现代审计为例,贵族和皇家委托专业的财务人员,对远在东亚或印度的职业经理人操作的公司进行审计,以核验评价其合规性及效益等,发现了违规、舞弊等风险。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不能知道和了解甚至精通和掌握企业运营的模式、流程、控制环节和要点,能够发现问题吗?外行审内行,简直是荒唐。


第三、审计要有系统思维

还是以英国现代审计为例,专业一词其实很宽泛,要懂和会,有经验,有思路。我认为最核心的是系统性思维,审计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识别、归纳、总结、分析问题,从而查找本质的原因,帮助委托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性思维是躬身入局探其实,理性局外观其全,鞭策入里,药到病除。局限性思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云里雾里,不知所终。没有系统性思维,审计是走不远,走不久的。


第四、审计要有本质思维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是授权独立之专业的经济监督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审计发展成现在的大风控,以风险为导向,以合规为基础,以审计为保障的集合体。


第五、审计要有发展思维

任何理论都是与时俱进的,本质不变,形式各异,尤其是善于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与方法。如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社交软件的数据运用,信息化和自动化软件的衔接和运用等。审计的本质是管理(监督),基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人就有人性,人就有环境,人就有思想。监督(审计)必不可少,因为人性人心,因为管理需要,只是要与时俱进。恰如佛家说,不可着相而迷失初心。

以上是我对审计思维的一点浅见,与君分享。

转载仅用于学习与交流。

扫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