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一张假发票,挖出"一窝鼠"

引 言

在对某救助管理站进行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一张大额现金支付的物资采购发票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审计人员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抓住疑点,深挖细查,通过突袭盘库、数据分析、内查外调等方式,克服调查取证的重重困难,获得了有力证据。最终成功攻破对方心理防线,查出管理站有关人员沆瀣一气、套取私分专项救助资金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并将案件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使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惩罚。


小发票牵出大疑点

2014年5月,审计机关对某救助管理站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经过前期调查,审计组了解到该救助站主要工作是通过提供食品、临时住所、往返交通费和医院救治等方式,对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予以救助。涉及的业务内容虽然简单,但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审计人员决定将专项资金的下达、管理、使用情况和救助物资的采购、管理、发放情况作为本次审计的重点。

审计组依循惯例对审计期间的财务资料和相关业务资料进行审查。在翻阅救助站账簿凭证时,一张发票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一是以现金方式支付,发票金额高达8万多元;二是发票内容简单,只粗略写着被子三件套、枕头、床单等,未附明细清单。救助站副站长周某解释说是为了节约成本,在当地一家著名的批发市场批发了这批物资。批发商都是小商贩,只能用现金支付,也没有明细清单提供。当问到没有任何明细,物资入库如何验收时,周某变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为了搞清所购物品的具体明细,审计人员决定查阅救助物资的出入库登记记录,却惊讶地发现记录十分零散,无法判断物资的实际情况。审计人员立刻找来库管员询问,发现救助站未制定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内控制度严重缺失。再进一步查阅该单位现金日记账的支付情况,也发现存在大量的大额现金支付现象。长期审计工作形成的职业"嗅觉"让审计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救助站肯定"不简单"

为了防止生变,审计人员当场借走了所有相关资料,并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通过对物资采购的财务数据进行梳理,发现救助站物资采购极其频繁,数量和金额都很庞大,并存在一些反常现象,如到偏远区县购买药物、到大商场购买救助衣物等。此外,审计人员还将财务数据与救助人员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救助站2012年实施的救助4600余次、2013年实施救助4900余次,平均每日救助约13人次、每人次约250元,救助人次频度和资金支出偏高,不合常理。


四步走顺藤摸到瓜

通过综合分析,审计人员决定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核实救助物资:一是核实物资采购的真实性,包括核实原始凭证中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和发票所记载采购业务的真实性:二是核实物资的管理情况及发放的真实性,既要核实采购物资的在库情况,也要核实已发放物资的发放情况。对此,审计人员制订了"四步走"调查措施。

第一步,到税务部门核实发票真伪。由于采购物资几乎都是增值税发票,因此审计人员随机抽取了几张可疑发票,其中包括调查时发现的那张8万多元以现金支付、购买被单三件套的发票。到区国税分局对发票信息进行核实的结果是除供货商的名字一致外,发票金额、发票时间等重要信息竟然没有一张与实际开票相符。税务人员分析,这极可能是套票,套用网上真实存在的发票号码和供货单位,再自行编造金额和时间,形成所谓的原始凭据。审计人员当时感到十分震惊:如果随机抽取几张可疑发票就是套票的话,那么剩下那些未予鉴定的发票是否也是这种情况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审计人员继续核实区外的大额增值税购物发票,其结果与到区国税分局核实的情况几乎一致,大部分发票都严重不实。同时,审计人员收集到一项重要证据:税务部门出具的发票信息核实情况说明书,列示了税务部门对审计组提交的全部发票信息进行核实的结果。

第二步,到供货商处核实救助物资采购情况的真实性。审计人员默契地将救助站2010年至2013年的财务资料及原始凭证各自"认领"了一个年度,翻开账簿单据逐笔核对,并统一设计表格格式,将供货单位、物资品名、金额、付款方式、发票号、经办人等一一罗列出来,汇总形成了可疑发票明细清单。通过这些,审计人员发现救助站的供应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零散的批发商户,另一类是重庆著名的大商场和大超市。考虑到零散的批发商户流动性大,核实难度高,而大商场和大超市的内部管理规范,数据系统完善,更容易获取证据,审计人员决定以大商场和大超市作为核实对象。然而大商场、大超市的管理公司负责人皆以不可泄露客户资料为由,拒绝配合审计工作。在审计组进一步讲明政策后,对方又以信息数据全部在公司总部、分公司没有权限为由推诿,始终不愿提供。仅部分发票信息不符并不能说明全部事实真相,而物资采购业务是否真实又缺乏有力证据,案情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审计组并未气馁,坚定外围突破的审计思路,经过反复沟通后,有一家商场终于同意协助调查。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仔细查看了审计组带来的原始发票,并根据发票号码在公司数据系统里调取相关信息后告诉审计组,该发票是由他们商场出具的,但实际所购物品并非救助物资,而是商场购物卡!审计人员内心汹涌、表面平静,和商场一一确认了救助站审计期间购买购物卡的明细清单,并作了取证记录。经统计,救助站打着购买救助物资的幌子,在该商场购买购物卡累计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第三步,到救助站盘点库存物资及现金。审计人员在实施第一、二步计划的同时,分别对救助站的仓库物资和库存现金进行突袭盘点。当仓管人员打开仓库,一股强烈的霉臭味扑面而来,鞋子、衣物、床垫、凉席、被子等物品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在阴暗封闭且充满灰尘的仓库里,审计人员戴着口罩对物品一一清点登记。从现场情况看,仓库里大部分物资都铺了厚厚的一层灰,应该是购买多年而未使用,并且绝大部分都是些不知名的杂牌货,显得十分陈旧又很廉价,不可能是从商场超市购回。审计人员又将盘点结果与财务账进行核对,发现大部分物资均未在库,包括最初那张发票上所写的被单三件套等物资都未见踪迹。救助站一口咬定物资已经发放完毕,却始终无法提供发放依据。

与此同时,现金盘点小组的审计人员在听到救助站出纳表示现金和单据全部锁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时,先是不动声色地盘点现金,但未发现重大差异。就在出纳松了一口气时,审计人员突然要求打开保险柜进行检查。

出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无奈打开保险柜,柜中零散地放着一些文件资料,出纳宣称是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审计人员坚持要求对资料进行查看,结果发现一张售卖假发票的宣传单赫然夹杂其中。尽管出纳百般否认,称刚接手工作不久,根本不知该宣传单从何而来,审计人员心中却感到这张宣传单恐怕正是和那些去向不明的救助物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步,核实物资发放情况。救助站为何救助人次如此频繁、单人次救助金额如此高、物资管理又如此混乱?为解开这些疑惑,审计组先就救助资金使用和救助物资采购管理情况与救助站人员开展了一次调查谈话。面对审计人员的各种问题,救助站人员都一一作了解释。救助人次多、物资采购量大是因为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民生,上级部门要求他们主动上街实施救助,每天至少上街巡视两次。救助站还和街道社区联合,成立了街道巡逻队予以巡查,给流浪人员发放食物、被子、衣服等,外地的还需要代买车票送回家。来站救助的人员也经常直接带走站里的床上用品、日用品,导致耗量很大。没有发放凭据是因为救助对象大多都是些目不识丁甚至精神异常的流浪人员,难以取得签字确认。救助物资的采购、使用流程因站内人员紧张,确实存在记录不完整、程序履行不规范的情况,站长诚恳表态站内将立刻着手修订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这些理由乍一听貌似合理,但空说无凭。由于救助站无法提供物资发放清单,为了核实发放情况的真实性,审计人员联系了街道巡逻队的负责人,决定从侧面证实。通过查阅巡逻队的值班记录和询问了解,审计人员发现巡视次数并没有救助站所说的那样频繁,救助人次也没有那么多,而且巡逻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并告知救助站,并不直接负责发放物资。

至此,外围审计调查的结果充分印证了审计人员的猜测,救助站购买大量救助物资并不属实,而是通过虚构采购事实、开具虚假发票等方式套取资金。但救助站一共套取了多少救助资金?套取的资金去了哪里?购买的购物卡又去了哪里?这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私分?现有的资料和审计证据都无法证实。经过认真分析和反复讨论,审计组决定在已掌握的审计证据基础上,与救助站人员正面交锋,从中寻求突破,查清资金去向。


巧攻心挖出大硕鼠

为了保证正面交锋效果,审计人员精心设计了谈话提纲,认真准备了证据资料,分成三个小组与救助站人员分别谈话。面对救助站人员统一口径、百般狡辩,甚至集体"失忆"的情况,审计人员考虑到其他人员迫于压力不敢轻易供认的心理状态,迅速调整战略,明确以站长为突破口。最终,审计人员情理并施,多角度切入,以如山铁证和难以狡辩的事实,终于攻破了站长的心理防线,让其不得不承认"救助站以虚构经济事项虚开发票、在商场、超市购买购物卡等方式套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资金及工作经费,用于发放职工过节费、值班补贴及其他开支"的违法事实。

站长松了口,其他人员也跟着纷纷交代了实情。经统计,救助站在短短几年间共套取、私分专项救助资金上百万元。金额之巨大、性质之恶劣,令审计人员感到既震惊又痛心。审计机关及时将情况报告区政府,并将该重要线索移送区检察院、区纪委立案查处。最终,救助站站长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开除党籍,救助站副站长和会计被行政撤职并留党察看,其他涉案人员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本次审计还促使区政府、区民政局和该救助站制定和修订了相关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区专项资金、救助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并用此案例对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


案例体会

这是个典型的套取、私分专项资金的案例,给了我们如下几点启示:一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本案中,审计人员保持了高度的职业警觉,从一张不起眼的小发票发现了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最终从救助站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单位里挖出一窝"硕鼠",挽回了国家资金损失。二是注重审计方法,切勿拘泥于财务资料,要充分结合内查外调的结果,形成有效证据链。审计人员以财务资料为基础,结合业务资料分析,并四处走访调查,获取了第三方的有力证据。无法获取直接证据时,要想方设法从侧面印证,从而在与对方对质时,能有效出示铁证,令对方无从狡辩。三是善于总结确定重点,制订计划的同时要随时灵活调整策略,寻求新的突破口。审计人员通过前期工作筛查出审计疑点并进行汇总分析,明确重点,制定了四个步骤并认真执行,在此过程中遇到瓶颈仍锲而不舍,迅速调整策略,最终成功突破,查明全部案情。

扫码关注我们哦